政策文件

首页  >  政策文件  >  正文

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2

为加快重庆教育现代化,把重庆建设成为教育强市,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文件。

一、发展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建设教育强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强化教育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系统化立德树人机制逐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稳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1.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4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发展迅速。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教育公平惠民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教育一体化步伐加快,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督导检查,城乡、区域和校际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形成和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 策体系,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教育改革开放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综合改革持续 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多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教育改革态 势。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师资配置与培养培训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财政教育投入增长机制不断完善。

重庆教育总体发展进入西部地区前列、全国中上水平,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重庆教育发展 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教育是重庆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 “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 “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作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教育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必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重庆建设成为教育强市,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必须全面推进教育变革,着力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一代新人,培养和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重庆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提质增效和科技创新,大力开发和集聚人才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发展新动能。

随着全市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市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口结构持续变化,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必须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激发多元办学活力,为不同人群公平地接受高水平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成果的实际获得感。

重庆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阵地作用,培育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代市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庆特色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迫切需要拓展教育发展新空间,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的区域集聚效应和辐射影响力,充分发挥特殊区位优势,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新形势,重庆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学前普惠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任务艰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终身学习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素质和结构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亟待提升;教育投入力度有 待加大;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尚待完善等。

未来社会日新月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重庆必须正视挑战,抓住机遇,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加强教育强市建设,做好未来十几年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设计,努力实现重庆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重庆现代化,推动和保障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学笃 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 “四个自信”,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的 “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优先发展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坚持改革 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中国特色、重庆特点、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庆全面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理念

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把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市民。

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保障每个市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市民提供公平、优质、包容、开放的教育,让人人得到充分发展,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学有所教,终身受益,实现全民教育向全民学习的转变,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态度、生存需要和生活方式。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知识积累与关键能力养成相统一,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责任担当、奉献社会的必备品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职业素养。

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及时研究解决教育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教育服务资源供给体系,有效增加教育多元供给。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公益公平,共建共享。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多元参与、齐心协力,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多渠道、多层次扩大教育供给,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教育发展与治理、共享教育发展成果的新格局,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体制机制,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将教育发展同重庆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紧密结合,坚持人才第一的理念,把教育投入作为重点投入,在重庆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优先安排教育。

坚持立足重庆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重庆大地、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办好具有中国特色、重庆特点、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

坚持服务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全体市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文明传承、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大力促进重庆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和统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为实现重庆教育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国内外教育资源,深化改革、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扩大开放,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四)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2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综合实力处于西部前列,基本建成教育强市,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3年,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成教育强市,推动重庆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市和人才强市,为重庆建成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2.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体系结构更加完备合理。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纵向贯通衔接、横向沟通协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互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有效互动,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因地制宜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现代教育体系,建成人人、处处、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接受更加适合的教育,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时期都有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持续增强,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成就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公益普惠的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普及,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和科学保教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形成多样化、特色化、可选择的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未来发展新需求,数量、质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障水平更加有力。智慧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更加凸显。建成一流科学家、大国工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近悦远来”的高端智谷,西部地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产出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和核心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高地、创新平台和智库。形成多元合作的教育开放体系,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广泛参与国际教育合作、竞争与治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实现学习和创新创业梦想的重要目的地,成为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政府依法行政、统筹管理、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管理和决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善,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学校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升。社会广泛参与支持教育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共建共享新型关系,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规范有序、自主办学、充满活力的教育治理格局。

重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

单位:%

指 标

2019

2022

2035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89

92

>95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81.6

>80

>8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5

95

>97

义务教育均衡区县的比例

100

(优质均衡)

25

(优质均衡)

95

(优质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8.46

98.6

9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9

>50

>65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

84.59

85

95

指 标

2019

2022

2035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71.54

75

95

高校来渝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比例

51.2

42

60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0.15

10.7

12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3

11.8

12.8

三、发展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战线。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办好教育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高等学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形成多层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体系。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内在逻辑和有机联系,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以及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坚持系统完整、联系实际、长期深入地学习,形成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教育体系。坚持系统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和师生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精髓、抓住根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2.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组织在渝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入揭示其核心要义、核心内容、为民情怀和哲学意蕴,深入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大地的生动实践,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围绕新时代重庆改革发展和民生关切的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议题,深入开展宏观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为实现重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3.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头脑,以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全覆盖。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大中小各学段相衔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加强“三进”工作与教育教学体系的融合研究。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学习者特点,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三进”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支持大中小学运用现代传播手段丰富 “三进”工作。

4.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重庆教育改革 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到教育工作各环节,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和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将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广大市民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相结合,紧扣重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二)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四个自信”。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重点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切实抓好大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融通工作,实施课程育德、活动育德和网络育德。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示范学校。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强化国家安全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健全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育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培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

2.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教材体系。深入贯彻国家课程教材体系,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教育规律、基于学生发展 关键能力、反映新时代特征的课程教材体系。严格落实国家教材制度,注重和强化不同学段的衔接、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丰富和完善体现重庆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深入推行产教融合、科教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开发机制与实施模式。建立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形成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一批系统综合、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打造一批国家水准的精品课程。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机衔接。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加强中等及高等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数量,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选择性。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课程建设和管理反馈机制。

3.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推行体验式、合作式、混合式学习方式和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探索实践创客学习、移动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学习等学习方式,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学校职业教育+互联网”“互联网+企业培训”等多元职业教育形态变革,开展契合个性制造时代的跨专业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行国内外联合、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高校结合实际分类培养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复合型行业领军人才和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柔性灵活的学生学习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探索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教学方式。探索具有特殊才能和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甄别、发现、遴选和培养机制。积极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范有序且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课后、校外教育模式。重视、支持和服务家庭教育,推进家校共同育人。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导向,建立和完善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4.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实施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和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标准,建立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地方标准。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完善学校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建立智能化监测信息和结果反馈与应用制度,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逐步健全监测结果与资源投入挂钩机制。实施教育监测评估现代化工程,完善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引导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培育和扶持一批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

(三)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优质化

1.办好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学前教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创新学前教育供给,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努力让所有的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婴幼儿早期教养专业指导服务。

发展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等更加完善、先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实施科学保教。学前教育教研体系更加完善,城镇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深入开展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保障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落实区县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作用。加快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地区公、民办幼儿园同步共享发展。实施农村幼儿园(含办园点)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规范办园、特色办园。切实加强对农村薄弱幼儿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积极探索适应边远地区的学前教育有效模式。

2.发展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完善和统筹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分类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标准,全面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和生活条件。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办学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定期更新机制。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涵盖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校长发展专业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等内容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落实区县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鼓励和支持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等举措大力促进各区县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教育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现代化发展,促进义务教育校际之间均衡发展。构建更为严密的控辍保学制度,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和保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都能完整接受义务教育。

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聚焦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科间融合,开发实施跨学科课程和主题学习课程;针对个性化学习需求,丰富和创新课程形式,推进课程多样化;探索各学习要素高度互动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智能化学习。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制度,集成、扩大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可选择的教育。

3.打造特色多样的高中阶段教育。优化高中阶段学校规划布局。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互通机制。探索举办附设职教班的综合高中,允许学生转读职业教育并按规定享受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探索课程互选、资源互通,建立横向衔接、共建共享的教育协同机制。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和从业人员完成高中阶段教育。

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多样化。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有序推进选课制、走班制教学,丰富完善课程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强化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综合评价,加强高中与初中、高校的衔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形成一批具备自身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普通高中。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加强中职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学校、骨干(特色)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职学校。

4.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显著提升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加强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重庆西藏中学、普通高中内地民族班教育水平。落实好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政策,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

5.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水平,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追踪认定机制,完善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改进资助方式,健全资助资金监管机制,提高资助水平和精准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资助育人。

完善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工作。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健全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办好特殊教育。实施差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逐步实施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免费特殊教育,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监测和督导制度,确保每个残疾人都能接受公平教育,获得自我发展能力。

(四)提升教育创新引领和服务发展能力

1.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进入西部前列。支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汇聚优质资源,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逐步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培养一流人才、构建一流队伍、创造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深化学科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全国居于前列、在行业具有影响、有力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优势学科群。到2035年,力争1—2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建成2—3所全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高校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2.形成一批特色高水平高等院校和高品质专业。加强特色高水平高等院校建设。大力发展新工科和国际化人文特色高校,着力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小而精特色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立足重庆发展和高校办学实际,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分类引导,突出办学优势和特点,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合理定位、差别化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彰显特色、争创一流,实现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建设一批高品质专业。持续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发展建设一批交叉复合、跨界融合的新兴专业,改造淘汰一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专业。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专业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与国家战略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高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实现专业与现代化全局深度对接。

3.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泛开展高质量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技能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公共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生力军。完善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充分对接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支持发展一批品牌化、连锁化和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力争建成3—5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15—20所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乡村振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促进供需对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公共服务等需求。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不断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 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 科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建立健全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完善 “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 体系。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构建 “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创新育人协同体系。深入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燎原计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优化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建设,建好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5.促进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提升高校服务城市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促进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坚持学术探索与服务需求紧密融合,围绕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加强协同创新,扩大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切实把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推进中国特色、巴渝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大力推进重庆思想创新、知识创新和文化创新。

增强高校引领城市未来创新水平。坚持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引领城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以更宽视野、更大气魄的战略谋划为城市发展引路导航。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新攻关,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提高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建设高水平学习型城市

1.营造更加畅通开放的学习制度环境。建立完善政府统筹主导、社会多元参与、教育衔接互通、资源共建共享、 方式灵活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促进学习者通过直接升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成长成才。加强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衔接,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落实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学转专业机制。健全军队院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衔接机制。落实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和终身学习账户制度。探索高中后教育全面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学习者自主选课。逐步实施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制度。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民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逐步建立终身学习激励机制。

2.完善更加多元互动的学习服务平台。打造多元化、开放式、互动式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整合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现有优质资源,开发、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资源,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学习平台,建成覆盖全市的终身学习网络和区域性学习中心。支持市、区县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加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有机结合,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环境和学习制度,创新学校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加强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设施统筹、资源共享、服务联动,推进社区教育普惠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教育机构,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教结合,提供就近、便捷、舒适的老年教育服务。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多种方式调动全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

3.优化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供给。扩大继续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市民开放,强化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提供可供选择、方便获取、内容丰富的终身学习资源。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引导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共同建设社区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居民需求。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强化政府主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加大老年教育投入,不断丰富老年教育资源,满足多元学习需求。

4.创新更加灵活便捷的终身学习方式。全面推进泛在融合、灵活多样的终身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推行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交互学习等学习方式,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式与 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线下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实现学习者主动学习、无缝学习。不断创新终身学习服务方式。拓宽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不同性质教育的服务渠道,畅通转换渠道,扩大学习者学习选择机会和空间。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职业课程和 大学先修课程。推动高校之间以课程为基础相互承认学分,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认定与转换方式。积极发展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 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广泛举办或参与举办职工继续教育、非全日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等,为全市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持续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党支部工作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加强日常教育督导,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坚持师德考核与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相统一,完善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健全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树立重庆教师良好社会形象。

2.完善师资培养与供给机制。创新教师培养体系。持续支持师范院校发展,完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开放灵活的教师培养体系。探索建立区县政府定向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制度。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师范院校。深化 “一专多能” 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施初中、高中起点本专科层次农村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开展“双学科”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试点,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 “双师型”教师机制,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入推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工程,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持续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造就一批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和名家。深入实施市级人才引育工程,持续引进和培育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鼓励支持高校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

3.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素质。健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体系。优化教师在职进修、校本研修制度。深化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推动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互聘。健全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机构,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教师教 学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支持校长、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策略和方式方法,形成办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落实高校教师国(境)外培训政策,拓展国际视野。

提高教师智慧教育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 “互联网、物联网、人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大力开展教师职前职后衔接的智慧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情境创设和分析评价等能力。加强教育理论与技术、技术与智慧的结合,强化教师、学生、师生、人机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教师自身知识内化成教学智慧的能力,实现理论、技术与智慧的无缝对接。

4.优化教师管理服务。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招聘方式,逐步提高新招聘教师学历起点,重点考察教师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创新和规范教师配备。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加大教职工编制市级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人员紧缺学校倾斜,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优化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师退出机制。

完善职业院校自主招聘制度,落实用人自主权。健全行业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探索实施项目工资制、年薪制,吸引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到职业院校任教。

健全高校教师人员管理和职称评聘监管机制。深化高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教师分类评价制度,注重对教学业绩、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的评价。

5.提升教师地位待遇。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持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教。建立健全教师长期从教的激励制度,按国家有关规定对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营造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良好环境,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完善落实教师薪酬待遇和工资收入制度,确保中小学教 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探索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完善职业院校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建立健全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七)建构信息化时代教育新生态

1.打造智慧教育新场景。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网络技术应用,构建满足智慧教育发展需求的网络环境。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集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的伴随式收集、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创新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建立更加完善的智慧教育基础环境,不断提高智能化教学终端和学习终端配备率。探索建立学校智能化系统运维长效机制,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出台学校网络资费优惠政策。

2.汇聚智慧教育新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的作用,开发完善高品质、成体系、具有重庆特色、适应智慧教育场景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建立智慧教育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力,多途径汇聚优质智慧教育资源。以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打造上联国家、下通区县、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智慧教育资源供给体系,畅通数字教育资源汇聚渠道,实现个性化资源精准推送,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助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3.创建智慧教育新模式。加强对智能时代学习者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基于大数据分析成果,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等,探索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新型学习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综合评价,帮助学校和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推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实现教学活动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学习为主转变,从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向多样化、自主学习方式转变。

4.提升智慧教育治理水平。依托“渝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整合,统一数据标准,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教育管理大数据的汇聚、共享、分析,更好地感知教育发展态势,提升教育管理的精准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优化教育管理服务流程,推动线上服务全业务覆盖、全过程服务、全流程监管,建设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智慧教育治理体系。建立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构建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安全可控的市级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把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作为教育管理者素养提升培训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一支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八)构筑教育开放高地

1.持续拓展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完善学校、师生与国外双向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学校 开展深度合作。扎实有效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培养非通用语、涉外法律、国别区域研究等急需人才;积极稳妥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探索 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共建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合作、人文交流等基地;推动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资源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持续加大出国留学支持力度,集中公派留学资源培养国家和重庆急需人才,提高师生赴境外留学、访学、交流质量和效益;引导和支持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来渝工作,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建设“留学重庆”品牌,全面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将重庆打造成为主要留学目的地城市;建立国际学生数据库,加强毕业后的跟踪管理与服务,支持优秀毕业生在渝就业。支持高校开发和实施多样化的国际项目,加强跨文化教育和管理的实践研究。

2.引进用好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坚持高端引领,推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的科研深度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区位、产业、生态、体制优势,为名校大院落户重庆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建设中外合作大学,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一批知名度高、口碑良好、管理规范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集聚世界一流人才为核心,吸引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渝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借智借力加快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

3.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建设具有重庆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工具。支持打造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和评价机构,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 任职,鼓励一流学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任职,不断提升我市学术和学科评价的影响力。促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特色发展,以多种形式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创新传播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逐步加大教育援助力度,加快海外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建设。

4.加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交流合作。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坚持互利互惠、共建共享,参与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协作发展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校协同发展,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开展常态化的高层次教育交流合作,建设一批云教育资源。推动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深化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信息共享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引导教育资源布局不断整合,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5.提升教育区域集聚效应和辐射影响力。适应重庆区域发展战略需要,推动教育布局优化升级,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示范区,形成教育品牌的集聚效应。构建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郊区和周边地区辐射,提升农村地区、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教育保障能力。通过联合办学、对口支援、重点扶持等方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范围,充分实现组织管理、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总结推广具有重庆特点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九)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进教育法治化。逐步完善教育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适时制定和修订终身学习、教育考试、学校安全、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提高我市地方教育法规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推动落实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学校、学生、教师和举办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教育行政执法监管。完善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教育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教育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整合各方监督力量,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教育行政执法等各类监督和检查,形成多类别、多层级的立体监督机制。

2.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推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深化落实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促进学校按照法律法规、教 育规律和标准办学。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市、区县两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权力,规范权力运行程序,确保教育责任履行到位。全面深化落实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 的教育督导制度体系。健全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同教育强市地位相匹配的教育督导队伍,全面提升教育督导的 专业化水平。强化督政督学,完善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健全中小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加强督导结果公开和使用,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加强市级政府统筹管理力度。健全政府教育治理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教育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协同联动的教育治理工作机制。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育智库。建立教育战略咨询机制,健全重大教育决策制度。创新政府教育服务方式,全面提供高质量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教育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

3.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依法落实和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现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制 度。推进民办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民办学校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依法健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议事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民办学校风险防范、信息公开、举办者变更等机制。

4.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制度化。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优化完善社会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度,提高公众、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教育决策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公众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育决策议程。完善群众建言献策平台,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监 管机制。培育和规范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切实提高专业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教育监管的制度,探索实施多部门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培训机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持续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完善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合作共治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

四、实施路径

(一)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强化市级统筹,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在全市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基础上,各区县从实际出发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将不同阶段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任务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立足重庆战略定位,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区县率先发展,先行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力度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教育现代化,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统筹建立区县教育发展帮扶、协作机制,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分步实施,城乡共进

各区县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设计和进一步细化不同发展 阶段、不同规划周期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区域及所辖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现代化工作。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补齐短板,城乡共进。

(三)多措并举,合作互进

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学校示范带头作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扶持薄弱学校,密切校际联系,实现双边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

(四)示范引领,系统推进

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与环境条件,推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建立教育现代化建设试验区、试点学校,总结推广试验区、试点学校先进经验,以点带面,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有效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区县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区县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引导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重庆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全市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加强市委对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市政府教育统筹责任,建立健全教育部门牵头、跨部门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协同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教育现代化推进情况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主动接受各级人大和政协监督。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经常研究谋划、经常部署推动、经常检查落实。要完善教育现代化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加快构建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好用好管好带好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严格执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师生思想政治 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协调推进中小学、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做好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书记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学校党务公开。抓好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加强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教育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提高各级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战略性投 入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把教育作为各级政府财政支出 重点,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持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GDP比例不低于4%。依法落实市、区县两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合理划分教育领 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各级各类学生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

多渠道扩大社会投入。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 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建立与拨款、资助水平等 相适应的非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落实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并全额用于教育等相关政策。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举办者筹措办学经费的法律责任。

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重点领域的调整机制。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不断完善适应教育体制、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完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教育收费管理制度。严格高校财务管理,建立并推广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完善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教育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教育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加大教育财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管。

(三)构建教育现代化协同推进机制

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全市教育现代化 推进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社会公众,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与全市教育系统共同建设教育现代化;积极引导各层次各类型媒体,准确解读规划及配套政策、及时宣传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举措、推进成就和先进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市级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深入开展教育现代化研究,为教育现代化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坚持“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以人为本、全面防控、依法治理、立足长效、分类应对、突出重点”的原则,针对影响学校安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学系统、全面规范、职责明确、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体系。

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做好区县教育现代化规划与市级规划的衔接。滚动编制阶段性实施方案,根据需要研究出台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政策落到实处。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健全督查制度,构建全市教育现代化监测推进体系和跟踪评价机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和监测评估。建立《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制度。适时开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经验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