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五中全会彰显中国六大新战略定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11-13

张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2020年10月29日,万众瞩目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战略层面对未来十五年国家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

会议公报全面阐述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强国宏略,从战略管理视角可以将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展现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新的战略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远景目标主要体现为“一个达到”、“五个跃升”、“六个基本实现”和“六个建成”。

“一个达到”是指,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彰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综合国力。

“五个跃升”是指,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六个基本实现”是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六个建成”是指,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总而言之,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是十九大提出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间阶段,我们有理由将2035年视为中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关键时间节点。

二、新的战略环境: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外部战略环境方面。机遇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主要挑战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我国战略优势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国内矛盾与挑战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三、新的战略指标:不再确定经济发展总量量化指标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战略环境的基础上,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罕见的不再列举具体量化数字指标,这是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历史上少有的现象。

例如,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十四五”规划淡化了经济增长总量指标,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充分说明,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一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四、新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提法新变化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没有变,即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生了新变化: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原本“四个全面”的第一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任务已经如期完成,现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充分说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

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五、新的战略规划:十二个方面强国宏略

五中全会部署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新发展格局、市场经济体制、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镇化、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平安中国和军队国防现代等十二个方面的强国宏略。

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新发展格局战略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指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文化建设战略规划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对外开放战略规划指出,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社会建设战略规划指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平安中国战略规划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

国防军队建设战略规划指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六、新的战略监督: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如何抓好战略执行和监督,党中央作出了明确部署。

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根据惯例,“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将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在2021年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健全“十四五”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需要在明确实施责任主体、重点任务分解、健全规划体系、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实施监测评估、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新路径。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展望未来,中国必须充分发挥“十四五”规划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把规划蓝图一步一步变成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现实。